【理事长单位】联调联控 大江安澜 ——长江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编者按】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五周年。长江委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长江嘱托”,认真履行流域管理机构职责,为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长江力量”。我们推出系列报道,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江沿线考察历史瞬间,系统展示长江委围绕共抓长江大保护开展的亮点工作,全景式记录长江委人立足本职,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奋斗实践。
成功应对2020年流域性大洪水和多次区域性大洪水,补水调度助力2022年大旱之年秋粮丰收,生态调度促进长江鱼类繁殖,应急调度处置金沙江堰塞湖险情,上中游控制性水库群优化调度累计增发电量超1620亿千瓦时,川渝河段及长江中下游航运条件明显改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江流域水工程体系逐步完善,整体协同效益实现明显提升,水工程联合调度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与保障。
以防为主 迈入主动防御新阶段
“水患仍是我们面对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长江时强调,要认真研究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进程中,防灾减灾的短板是什么,要拿出战略举措。
水利工程是抵御洪涝灾害威胁、保障防洪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长江流域已建成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体系,河道湖泊、堤防、水库、蓄滞洪区等构成的防洪“军团”实力逐步增强。
随着人民群众对长江安澜及优质水资源、良好水生态、优美水环境需求的日益增长,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对流域水工程调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优化与完善流域控制性水工程联合调度,要在防范化解水旱灾害风险、支撑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2012年起,长江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正式起步,长江防洪开始了从水库“单兵作战”到水工程“集团防御”的探索。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重要论述成为指导新阶段长江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遵循,为联合调度工作指明了方向。
十余年间,长江委将做好水工程联合调度作为践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的重要抓手,坚持灾前预防、减轻灾害损失,坚持防住为王,逐年编制年度联合调度方案,根据当年形势明确目标、制定方案、落实权责,并在方案的指导下适时动态优化,逐步构建起“流域统筹、区域协同、部门联动”的联合调度体制机制。
到2022年,纳入联合调度的水工程已从最初的上游10座控制性水库,逐步发展至全流域111座水工程,基本形成了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控制性水库群和蓄滞洪区、排涝泵站、引调水工程组成的水工程联合调度体系,水工程联合调度从“弱”向“强”不断迈进。
群库合鸣 奏响联调联控新乐章
2016年汛期,28场强降雨连袭长江流域,长江中下游干流全线超警,防汛形势异常严峻。抗洪的关键阶段,长江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拦蓄洪水227亿立方米,三峡水库最高运用至158.5米,实现了荆江河段不超警、洞庭湖城陵矶附近蓄滞洪区不分洪、长江重要堤段无重大险情发生等多重目标。
2020年汛期,长江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1998年的流域性大洪水,长江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成功抵御了5次编号洪水,联合调度控制性水库拦蓄洪水约500亿立方米,避免了启用荆江分洪区,保障了流域防洪安全。
“2020年长江洪水防御中,水工程联合调度发挥了巨大的防洪减灾效益,凸显了水库群、堤防、洲滩民垸、排涝泵站等水工程的协同防御能力。”长江委防御局局长徐照明说。
从单库“独奏”到群库“合鸣”,长江流域水利工程体系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成功应对了2020年流域性大洪水和2016年、2017年、2021年等不同类型的区域性大洪水,切实保障了流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平衡多赢 铺展安澜长江新画卷
“日臻完善的联合调度方案预案,日益健全的联合调度体制机制,不仅让我们在迎战水旱灾害时更加从容,水工程的综合效益也得以充分发挥。”长江委副总工程师陈桂亚说。
2022年,长江流域遭遇1961年有完整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气象水文干旱。在水利部的部署下,长江委精准实施两轮“长江流域水库群抗旱保供水联合调度”专项行动,向长江中下游补水61.6亿立方米,保障了中下游356处大中型灌区农作物灌溉用水和秋粮丰收。去冬今春上游水库群向中下游补水345亿立方米,抬高中下游水位0.5-2.5米,保障了沿江城乡供水安全和航运条件。
2018年10月、11月,金沙江上游两度发生堰塞湖险情,长江委紧急调度金沙江中游梯级水库腾库拦洪,妥善消纳堰塞湖溃决洪水,避免了溃决洪水影响向下游传播,也保障了下游梯级水库安全运行。
2011-2023年,长江委连续13年组织开展三峡水库促进鱼类自然繁殖的生态调度试验,自2017年起又组织开展了溪洛渡、向家坝、三峡梯级水库联合生态调度试验。其中,2023年向家坝—三峡水库联合生态调度试验促进坝下游江段产漂流性卵鱼类自然繁殖效果明显,调度期间长江沙市断面的总鱼卵径流量约461亿颗,创历史新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工程整体效益实现明显提升,供水、生态、发电、航运、应急等综合效益显著,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从2012年联合调度开始实施至2022年底,三峡水利枢纽已累计向下游补水超过1860天;丹江口水库通过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累计向北方供水超530亿立方米;上游控制性水库群累计增发电量1620亿千瓦时;川渝河段及长江中下游航运条件明显改善,三峡船闸过闸货运量逐年增长,已连续9年突破1亿吨,2022年达1.56亿吨再创新高……
“随着《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工程联合调度管理办法(试行)》在2023年3月1日正式施行,水工程联合调度法治化水平再上新台阶,水工程联合调度管理手段进一步增强。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水工程联合调度必将发挥出更大的综合效益。”徐照明说。
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宏伟画卷正铺展开来。面向未来,长江委将坚持以水工程联合调度为重要抓手,深入推进“安澜长江”建设,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支撑与保障。
(来源:人民长江报)